精品无码视频,青青青蜜桃娱乐视频,色九九九,日韩国产精品爽爽影院

加入收藏 |
更多>>

企業(yè)視頻

更多>>

重要通知

精準扶貧得人心  感恩幫扶送錦[03-04]
關于招聘嶺東泵站水泵工的通知[07-20]
吉爾吉斯凱奇-恰拉特公司用工信[07-11]
西藏華泰龍公司用工信息[06-30]
貴州金興黃金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06-19]
招聘啟事[06-19]
關于對自愿從事井下一線工作員[06-19]
廉政公益廣告[11-27]
更多>>

聯系我們

地址:吉林省樺甸市夾皮溝鎮(zhèn)
郵編:132411
電話:0432-66742108
傳真:0432-66742144
郵箱:jpgbgs@163.com
更多>>

友情鏈接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中國黃金經研網
中國黃金協會
第四篇 人民政權接管至改革開放前的夾皮溝金礦

【上部 第四篇】第一章 解放后恢復生產和第一個黃金生產高潮期(1945年起)(1-5)

2011/5/24 10:18:35 【字體:

第四篇 人民政權接管至改革開放前的夾皮溝金礦(1945-----1981

 

1945年,夾皮溝金礦回到人民的懷抱中,至1981年改革開放前這段時間內,在共產黨領導下,夾皮溝礦廣大職工發(fā)揚主人翁的創(chuàng)造精神,黃金生產連創(chuàng)新高,并建立了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培養(yǎng)了大批骨干,發(fā)揮了全國金業(yè)生產排頭兵作用。

 

第一章   解放后恢復生產和第一個黃金生產高潮期1945年起)

 

194510月,東北民主聯軍第十九旅萬毅部隊進駐夾皮溝,夾皮溝金礦成為新中國第一個解放的機械化有色金屬礦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夾皮溝金礦很快恢復生產,在全國率先進行了民主改革,開展了創(chuàng)造新紀錄運動和立功運動,培養(yǎng)出大批礦山建設技術骨干,并健全規(guī)章制度,開展民主管理,強化生產管理,學習蘇聯先進經驗,創(chuàng)造出多項成果均居全國前列。五十年代,夾皮溝金礦一直是全國的重點黃金生產礦山,19521958年七年間,產金量為全國第一,這一階段是夾皮溝金礦采金史上(解放后)的第一個產金高潮期。

 

第一節(jié)   人民政權接管的第一個機械化有色金屬礦山

 

    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后,夾皮溝金礦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正當夾皮溝金礦工人沉浸在勝利的喜悅當中時,由于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勢力陰謀發(fā)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zhàn),一時間,內戰(zhàn)的烏云籠罩在全國人民頭上。日偽軍警、漢奸、土匪成為蔣介石搶奪勝利果實的先遣軍。

    樺甸縣罪大惡極、被人稱為“佟大隊”的偽警佐,變成了國民黨的“接收大員”,就地招兵買馬,網羅日偽警察、土匪、特務等100余名,打著“保安大隊”的旗號,闖進夾皮溝金礦,企圖霸占礦山。礦工自發(fā)地開展護礦活動,組織成立了護礦隊,保護要害部門和主要的礦山設備。

    194510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zhàn)軍的前身)第十九旅萬毅部隊進駐夾皮溝金礦,地方匪徒“佟大隊”狼狽逃跑。從此,夾皮溝獲得解放。第十九旅從日偽手中接管了礦山,并正式成立夾皮溝金礦一局,十九旅的劉洪濤任局長,管轄夾皮溝金礦和老牛溝金銅礦。夾皮溝金礦成為新中國第一個解放的機械化有色金屬礦山。

    東北民主聯軍接管時,夾皮溝礦業(yè)所有中國女工60人,男工1849人,朝鮮女工5人,男工311人,共計2225人。人民政府對金礦原有的人員采取全部包下來的政策,即接管時的2225人全部參加了礦山建設。

    剛接管時的夾皮溝金礦和老牛溝金銅礦,并沒有留下可供繼續(xù)開采的地質儲量,且廠房簡陋,設備陳舊,生產工藝落后。十九旅在接管后,立即著手恢復生產,組織手工生產自救。19461月,金礦工人與駐礦解放軍恢復了機械化礦山生產。

    19465月,因西夾(西指西安,現在的遼源,西夾即遼源—夾皮溝)送電線路被國民黨軍隊破壞,機械化生產停止,采取手工作業(yè)。為了迎接東北解放,礦山職工與駐礦解放軍一起,克服種種困難,土法上馬、油燈照明、手工打眼、鑿巖采礦,進行簡單生產。

 

 

 

 

 

 

 

 

 

 

 

19465月末,隨著國民黨反動派挑起的全面內戰(zhàn)的爆發(fā),東北民主聯軍奉命實行戰(zhàn)略轉移,十九旅也撤離了夾皮溝礦區(qū)。工人們依依不舍地目送人民子弟兵奔赴解放全中國的前線。

    就在十九旅轉移后的620,原為夾皮溝金礦家禮教頭目、工人階級中的異己分子徐忠明,勾結從敦化縣大蒲柴河區(qū)中隊叛變并受到國民黨東北行轅委任的張榮春(綽號張炮)匪徒,趁人民軍隊轉移之機,占領了民主聯軍撤往后方必經之路——夾皮溝金礦。當時,中共樺甸縣委、縣政府執(zhí)行中共中央東北局關于吉林地委、專署撤退和縣委、縣政府及江西五個區(qū)向江東樺樹林子轉移的決定,撤離轉移到江東。國共雙方以松花江為界,土匪要接受國民黨整編必須在樺甸渡江。此時的樺甸市有本地土匪及流竄的土匪共13股,1300多人,多數是政治性土匪。張榮春和徐忠明合謀,企圖在我軍未立足腳跟之際占領紅石砬子鎮(zhèn),控制松花江渡口,迎接國民黨渡江東進。28日早晨,張榮春率匪徒準備進占大紅石砬子時受阻,在夾皮溝和紅石砬子間的大砬子屯,與樺甸縣保安團7213連駐軍發(fā)生戰(zhàn)斗,激戰(zhàn)1小時,營教導員李燦世等8人犧牲?h保安團長楊尚堃率領部隊從紅石增援,張榮春匪徒倉皇逃往夾皮溝。楊尚堃率部追至夾皮溝,激戰(zhàn)一晝夜,消滅匪徒40余人,俘敵多人。據《樺甸縣志》載:圍剿小紅石砬子和夾皮溝張榮春匪徒,共繳獲步槍(日本造九九式)380多支,輕機槍8挺,擲彈筒5個。四支隊犧牲7人,傷12人。但匪首張榮春率殘部從老惡河(今白山水電站)過江潛逃后投降國民黨樺甸縣偽政府,徐忠明率一部殘匪潛入深山老林后,其殘部被民主聯軍2471團多次數路圍剿全殲,其本人被活捉,處以死刑。匪首張榮春于1953年被敦化縣人民法院公審處決。

    19468月,礦山移交吉林省吉南專員公署管理,錢金波任夾皮溝金礦經理。工作組進礦發(fā)動工人采金,搞生產自救,成立“工人翻身會”,開展反封建把頭斗爭。還及時調運大批糧食,解決群眾斷炊之急,供應生產和生活物資,幫助金礦渡過生活難關。據吉林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的前身)197511月編寫的《夾皮溝金礦史志》記載:為完成生產任務,工人們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將日偽時期破壞了的汽車發(fā)動機改裝后,帶動電碾子進行作業(yè),解決了生產中的動力問題,使黃金生產有了提高。工人們豪邁地唱道:“我們工人打先鋒,采金戰(zhàn)線多立功;后方大生產,前方大進攻;打倒蔣介石,永做主人翁”。

    1947年,東北行政委員會接管夾皮溝金礦和老牛溝金銅礦,老牛溝金銅礦恢復生產。19474月,樺甸、磐石兩縣獲得解放。國民黨龜縮到吉林、口前一帶。1947年夏,我軍在全國范圍內轉入了戰(zhàn)略反攻。19477月,遼源市獲得解放。這時,已離礦的工人紛紛返回礦山,參加生產建設。在恢復機械化生產的過程中,金礦發(fā)動群眾,搜集和自制零件,老工人被組織起來修復設備,架設輸電線路,抽出坑內積水,鋪設輕軌鐵道。1947年(民國36年)7月,東北行政委員會接管夾皮溝金礦局,由東北經濟委員會工礦處領導,成立了以孫鴻儒為局長的夾皮溝金礦局。金礦局所屬企業(yè)有夾皮溝金礦、老牛溝金銅礦和石咀子銅礦。1947年(民國36年)8月,移交吉林省建設廳管理。11月西—夾(即遼源—夾皮溝)供電線路修復,年末礦山恢復機械化采金生產。工人們夜以繼日地進行生產,克服重重困難,1947年,比原計劃提前一個半月完成了任務,受到了上級黨委的表揚。據吉林師范大學197511月編寫的《夾皮溝金礦史志》記載:廣大礦工在金礦局黨總支的領導下,掀起了支援全國解放的生產競賽高潮。以作業(yè)班為單位,人人爭先,班班躍進。立山坑的“爭取”、“民主”、“合作”等作業(yè)班和下戲臺的“團結”、“互助”等作業(yè)班在生產競賽中,你追我趕、熱火朝天,班班堅持不超產不下班。他們的口號是“多出力,流大汗,加油干,多產黃金買炮彈,解放全中國,大力來支前。”同時礦山掀起了參軍參戰(zhàn)的熱潮。青年工人踴躍報名,一大批青年被批準入伍,光榮地走上了解放戰(zhàn)爭的第一線。

 

 

 

夾皮溝金礦做為東北老解放區(qū)的一座重要的黃金礦山,在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第三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中,積極組織生產,多產黃金,從人力和物力上積極支援解放戰(zhàn)爭。

    夾皮溝金礦于194510月獲得解放,19461月恢復機械化礦山生產。19465月,因西夾送電線路被破壞,停止機械化生產后,又于194711月末,恢復機械化采金生產,成為新中國最早解放、最早恢復生產的機械化有色金屬礦山,為迎接新中國的徹底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第二節(jié)           開展民主改革運動和采選運輸供應情況

 

    夾皮溝金礦作為全國第一個解放的黃金生產礦山,在全國率先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民主改革運動。1946(民國35年)年8月,吉南專員公署就派工作組進入礦山發(fā)動群眾建立“工人翻身會”,結合清匪反霸斗爭,清查和打擊潛伏的特務分子、反革命分子和封建把頭,廢除一切對工人進行“管、卡、壓”的封建剝削的舊制度,建立新的民主管理制度。1948年,夾皮溝金礦進一步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民主改革運動,成立了反把頭斗爭委員會和由工人骨干組成的翻身隊,帶領廣大工人斗爭把頭,清除漢奸,徹底廢除了封建剝削性的大柜把頭制度和工人出坑搜身制度,鏟除了舊社會遺留下來的一切社會“毒素”,如日本神社(今金山公園最頂端)火神廟(金山公園通訊塔處)、山神廟(今職工俱樂部舞臺處)、關帝廟(金山公園通訊塔處)、妓院、賭場、煙館等。

    據吉林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的前身)197511月編寫的《夾皮溝金礦史志》記載:在斗爭血債累累的大把頭修明新的大會上,全礦工人義憤填膺,許多人上臺憤怒地控訴了這個殺人不眨眼的民族敗類迫害工人的滔天罪行。血淚的控訴,激起了廣大工人群眾的滿腔怒火,“打倒?jié)h奸把頭修明新!”“血債要用血來還!”的口號聲震撼了夾皮溝山谷。人民政府根據工人群眾的要求當場將修明新判處死刑。

    金礦還積極開展文藝活動,演出了《白毛女》、《血淚仇》等反映舊社會階級壓迫和階級斗爭的節(jié)目,激發(fā)了工人對舊社會和階級敵人的仇恨,有力地推動了民主改革運動的開展。在蕩滌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污泥濁水的同時,對職工隊伍進行革命形勢和工人當家作主的教育,極大地調動了職工在政治上的主人翁責任感和發(fā)展生產的積極性。廣大礦工思想覺悟不斷提高,紛紛加入黨組織。在新的制度下,提高勞動效率,積極發(fā)展生產。解放了的金礦工人還成立了自己的革命政權——工人村政府,建立了工人武裝,一切權力歸工人村政府。19483月,夾皮溝金礦成立了工會,主席為李大印,為樺甸縣最早成立的產業(yè)工會之一。在民主改革的推動下,工人積極參加生產,支援前線。19484月,礦工于學海、金炳華等4人參加了東北民主聯軍,1952年轉業(yè)回礦,參加礦山建設。194954,夾皮溝金礦局正式成立青年團支部。因團的組織擴大,又下設四個分支。

    19481223統(tǒng)計,夾皮溝金礦人員組成情況如下表:

 

 

 

 

此時夾皮溝金礦的1719名工人,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但他們在民主改革的洪流中,積極進行生產,為礦山建設做出了貢獻。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全國黃金生產礦山恢復9處,其中就包括夾皮溝金礦與老牛溝金礦。夾皮溝金礦局在全省冶金礦山首先建立礦務科,綜合管理礦山采礦、選礦、地質與測量等生產技術工作。夾皮溝金礦、老牛溝金銅礦兩個生產礦山,主要采掘設備有空壓機16臺(其中日偽時期遺留13臺)、卷揚機4臺(均為日偽時期遺留物)。夾皮溝、老牛溝兩個黃金選礦廠,利用日偽時期遺留的2臺鄂式破碎機、4臺圓磨機、4臺球磨機、15臺浮選機等主要碎礦、選礦設備,為新中國成立后全國首先恢復生產的選礦廠。兩礦執(zhí)行東北有色金屬工業(yè)管理局制定的采礦業(yè)務規(guī)程,實行采礦有設計、采掘有計劃。夾皮溝開拓立山坑、八人班坑、東山青坑、寶戲臺坑、大豬圈坑、碾盤溝坑、聚寶山坑、三道岔坑、五道岔坑進行黃金生產。老牛溝金銅礦也在1949年正式投產。

    礦山在進行民主改革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工人的勞動積極性,克服一切困難,發(fā)展黃金生產。1949各種生產情況及職工人數如下表:

 

 

夾皮溝金礦和老牛溝金礦生產的金精礦,先運到聯絡站東北有色金屬管理局磐石辦事處,再由磐石運往天寶山冶煉廠和沈陽冶煉廠進行加工。

    1945年,夾皮溝金礦剛解放時,運輸條件很差。主要交通工具為牛、馬車。正式生產后,馬車、牛車一周往返樺甸一趟。1947年初,有牲畜共84匹,到12月份由于病死、老馬不能使用賣出、轉入老牛溝等原因,剩余79匹(其中有牛17頭)。為加快運輸速度,19486月,購入汽油車2臺,到8月增至6臺,木炭車在1月份有2臺,到12月增至9臺,膠皮車1月份為12臺,到12月份增至21臺(其中1臺轉入老牛溝),大鐵車為3臺,四輪車由5月份的2臺,到12月增至7臺。

    雖然運輸條件很差,但是為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礦山克服困難,運進各類生產、生活用品,以滿足生產和群眾的需要。僅1948年就運進五金1289723斤,糧食數量為992875斤,材料數量為6248547斤,飼料數量為339398斤,運輸金精礦數量為864530斤。

運進汽油、炮藥、碎生鐵、洋灰等生產用品近二十余種,豆餅、苞米、膠皮鞋、棉花、水襪子、鋼筆水、香皂、牙粉等生活用品四十余種。

    1949年,夾皮溝的運輸條件有了一定的改善。具體情況如下表:

 

 

 

 

 

 

 

 

 

 

1949年,直屬金礦局的金礦職工合作社占用房間為門市八間,倉庫四所,其中糧食庫三所、被服庫一所。內部組織分為會計、業(yè)務、生產三部。所經營的業(yè)務為糧米、油鹽、布匹、被服、雜貨及專賣品等。社員有450名,為原有股東。店員為52名,為看倉庫、磨房、養(yǎng)豬圈、雜工、車夫。負責人為主任一人,副主任二人。供給金礦近2000名工友及3000余名工友家屬。其副業(yè)為磨房、醬房、被服廠、豆腐房、養(yǎng)豬圈、運搬馬車。

    夾皮溝金礦在民主改革運動中,走在全國前列,發(fā)揮工人的積極性,多產黃金,搞好運輸、供應,為迎接新中國的解放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第三節(jié)   夾皮溝礦區(qū)鞏固人民政權的斗爭

 

    1949101,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102,夾皮溝金礦在下戲臺平地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大會,有2000余人參加,高呼“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到處是一片歡騰的景象。

    19506月,正當金礦工人在為新中國多產黃金做貢獻之時,美帝國主義入侵朝鮮。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鮮,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

    夾皮溝金礦工人多次集會,聲討美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決心和全中國人民一道,齊心協力,打敗美帝國主義。陸廣成、周錄等青壯年紛紛參加志愿軍,奔赴朝鮮前線直接打擊美國侵略者。金礦工人在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的倡議下,普遍訂立愛國公約,積極開展捐獻活動,短短幾天之內就捐獻了一架飛機。職工家屬也組織起來為志愿軍做軍鞋及鞋墊。為支援前線,礦山開

 

展了“多產一斤銅,打敗美國兵;多產一兩金,打敗侵略軍”活動。在自愿獻工的熱潮中,工人們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積極參加義務勞動,多產金、銅,為抗美援朝運動做出了貢獻。

    1950年底開始,全國開展了大張旗鼓的鎮(zhèn)壓反革命活動。

    據吉林師范大學政治系197511月編寫的《夾皮溝金礦史志》記載:1948年,夾皮溝金礦為了適應生產發(fā)展的需要,從東北三省新解放區(qū)以及錦州、長春兩個國民黨被俘官兵“解放團”,招收了大批工人。這時一小撮反革命分子改名換姓趁機混進了工人隊伍。就是這些人,在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和美帝里應外合,其破壞活動達到了瘋狂的程度。他們或者砍斷井下電纜,或者把品位高的礦石倒進廢石堆,或者堵塞通風管道,不斷制造設備和人身事故,破壞生產,反動氣焰十分囂張。

    在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興起后,夾皮溝金礦黨總支根據中央指示精神,在全礦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放手發(fā)動群眾,摸敵情,查線索,很快形成了大揭發(fā)、大檢舉的群眾斗爭高潮。北滿一個礦山的勞務系系長車有路和偽討伐隊隊長、國民黨少將劉東坡等鉆進干部隊伍的暗藏反革命分子相繼被揪了出來。車有路和劉東坡押回原籍,依法懲處。隨著運動的深入開展,又破獲了蔣匪軍官張綿連和朱右新反革命集團。這個反革命集團企圖乘美帝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之機,有組織、有計劃地拉人籌款,策劃搶劫礦山,武裝上山為匪,配合美帝侵犯鴨綠江;不成,則逃竄南朝鮮,投奔美國侵略軍。但是,不久這個反革命集團的一小撮成員全部落網。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在夾皮溝金礦取得勝利。

    1951年底,全國開展了“三反”、“五反”運動。夾皮溝金礦多次召開會議,聯系實際地學習討論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有關文件,手工制作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簡報,介紹運動情況及近期的布置等。成立“三反”、“五反”指揮部——“打虎”指揮部,建立由群眾和工人骨干組成的打虎隊,斗爭鋒芒直指貪污分子。整個運動分段進行從貪污洋鐵壺、甩木手戳、電線、炮藥箱子、木板子、舊洋釘子、鋼絲等小處入手,進一步深挖大貪污犯。對各單位進行分析估計,確定重點單位,查虎情、找虎窩、縮緊包圍圈。經過檢查運動、總結經驗、合并單位、縮緊包圍圈以后,二次戰(zhàn)役正式鋪開,最后為打掃戰(zhàn)場階段。

    通過運動,挖出一個“大老虎”孫兆源,并帶出一只“小老虎”范喜春。大貪污犯孫兆源,原在夾皮溝金礦煉金室工作,河北省人,后到延吉銀行延吉支行工作,偽滿警察出身,1947年參加八道溝金礦煉金室工作,于19481月來到夾皮溝金礦。該犯在八道溝金礦工作時,就利用工作上的方便竊取黃金達五兩多,來我礦后在19492月到7月這一階段,盜取黃金一百余兩,總值人民幣一億三千四百八十五萬一千元。在三反運動中,一貫頑抗,拒不坦白,隱瞞罪惡,企圖蒙混過關,直到被同案犯檢舉,并在延吉將其逮捕并起出贓物后,才低頭認罪。其中孫兆源有一部分金子存放在范喜春家中。范喜春為前運輸車間主任,于1948年貪污黃金等物共計折合人民幣四千八百余萬元。

    除孫兆源、范喜春外,還挖出很多貪污犯。合作社采購員李佩,1950年在哈爾濱買海菜時受賄東北幣一千五百萬元,1951年買汽車受賄人民幣一百五十萬元,前后貪污人民幣達三百八十三萬六千七百七十元。選礦主任王金有1947年前在金板起金子,長型機、分級機,長型機回水槽子,反水輪、洗金子時五次貪污混汞金5兩多。選礦廠禚環(huán)周、孟慶豐、張景春(1948年貪污混汞金2兩合質金)、孫從祥,在1947年前貪污混汞金分別為13兩、1斤多、12錢。1950年劉墨林貪污混汞金435,主動交回,禚連周貪污4錢多,王國有貪污混汞金1錢,趙成玉貪污混汞金黃豆粒大5塊。

 

 

 

 

在“三反、五反”運動的熱潮中,不少犯有錯誤的人在覺悟提高之后主動交待了自己的問題,有的還揭發(fā)檢舉了重大案件。經檢舉揭發(fā)挖出了沈陽五金行的一個不法資本家魏芝田。這個“五毒”俱全的大奸商,經過賄賂先把夾皮溝礦駐沈陽采購員呂仁貴拉下水,然后與之互相勾結,在金礦進貨時以次品冒充合格產品,或者以少充多,多報少進甚至光報不進等種種卑鄙手段,牟取暴利,套取了國家大量資金,破壞礦山的生產和對抗美援朝的支援。

    金礦對態(tài)度較好,倒回贓款、贓物的貪污犯,給予從輕、寬大處理。如范喜春在三反運動時,主動坦白,態(tài)度較好,并能主動退回其黃金,因此,當時根據情節(jié)給予撤職處分。在處分期間,范喜春在思想上能夠認識到錯誤,有痛改前非的具體表現,在工作中不但沒有降低工作情緒,反而對工作更積極負責,能克服一切困難完成運輸任務,鑒于此種情況,為了使該人更努力工作,有利今后運輸任務的完成,1953522決定撤消處分,恢復原職。對坦白較好的呂春廷(食堂,貪污折合人民幣1377.50元)、李佩等宣布免除停職反省回到工作中去繼續(xù)交待,并決定從輕處理。一些主動坦白,且情節(jié)不嚴重的免予處分,如1946年盜竊黃金價值三百八十萬四千二百六十元的高成新,倒回贓款七萬一千元,1947年盜竊黃金值金額為一百三十四萬六千九百元的孟慶豐,倒贓一百二十五萬元。

    1952年,夾皮溝金礦共查處的貪污分子免予處分106人次、警告12人次、記過18次、降級2人次、降職1人次、撤職22人次、開除6人次。刑事處分:一年機關管制3人次,勞役改造11人次、1年半1人次,二年1人次,三年2人次,徒刑十年1人次、十五年1人次。

    經過“三反、五反”運動,使領導和群眾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官僚主義作風得到了很大克服,節(jié)約為榮,浪費為恥在全礦蔚然成風,“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污毒”受到一次有力的清洗。

    “三反、五反”運動以后,夾皮溝和老牛溝兩個礦區(qū)在1954年合并,華裕民任夾皮溝金礦礦長,統(tǒng)稱“夾皮溝金銅礦”。但一般仍習慣稱為夾皮溝金礦。19558月召開了中國共產黨夾皮溝金礦第一次代表大會,會上選出了中國共產黨夾皮溝金礦委員會,王鶴亭當選為書記。礦第一次黨代表大會的召開和礦黨委的成立,是夾皮溝金礦史上的大事,它加強了黨的領導,推動了金礦生產的發(fā)展。

    肅清反革命運動是毛主席領導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起來的又一次偉大的革命斗爭。礦山是在195510月先后分為一、二、四批開展了肅反斗爭,經過四年的肅反,清出了山東省濰縣畏罪潛逃更名改姓的先后任過蔣匪軍游擊隊長、鄉(xiāng)長和還鄉(xiāng)團長的反革命分子日偽清剿隊縣大隊長、國民黨鄉(xiāng)長蔡華庭,清出了竊據青年團領導職務的國民黨還鄉(xiāng)團骨干分子高大勝,還有混入干部中的叛黨投敵分子王瑞臣等。蔡華庭曾殺害山東濰縣(今山東省濰坊市)蛤蟆屯區(qū)委書記淮南第四武工隊指導員高子英、活埋農會干部蔡文深同志全家四口人,其中包括2~4歲的小孩。高大勝曾積極參加逮捕村干部、民兵隊長、團長等多人,親自參加活埋五名農會干部,其中包括親舅舅和兩個表兄弟。他們都是血債累累的劊子手。王瑞臣兩次脫黨,是罪大惡極的可恥叛徒,曾當過日本警備隊小隊長,經常率隊配合日軍討伐紅軍。經過肅反運動,提高了廣大職工的階級覺悟,劃清了敵我界限,基本上肅清了職工內部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壞分子,從而純潔了工人階級隊伍,瓦解并分化了敵人,鞏固了人民政權,保衛(wèi)了生產,同時也查清了職工內部一些人的問題。

    夾皮溝金礦經過抗美援朝、鎮(zhèn)壓反革命、三反五反運動及肅清反革命運動,支援了前線、清除了反革命分子、貪污腐敗分子,純潔了工人隊伍,提高了廣大工人群眾的思想政治覺悟。

 

 

 

 

第四節(jié)  開展創(chuàng)造新紀錄和立功運動

 

    1948年起,夾皮溝金礦開展創(chuàng)造新紀錄運動。1949年又開展了立功運動。此后兩種運動相互結合。礦山召開工作動員大會,展開學習運動,通過194911創(chuàng)刊的《礦工生活報》(鉛印,八開版,每周三刊,1959年底,出版到第992期后?┖3月份成立的廣播站宣傳礦山形勢及新紀錄及立功活動等情況,及時表揚,及時介紹經驗。19497月,礦工會召開的首次職工代表大會和19499月召開的職工代表大會,都對新紀錄運動和立功活動進行了宣傳。

    在創(chuàng)造新紀錄運動和立功運動中,選礦廠提出了奪“大紅旗”的口號。各基層單位都制定了本單位的工作目標。鑿巖工馬忠秀創(chuàng)出掘進工效2.85公尺的新紀錄。

    在立功運動前期,因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有一定的成績,但不夠全面。在立功運動后期,目標明確,取得了極大的成績。如選礦廠在采取試料、分級機溢流的深度、金板濃度上注意操作,工作漸漸走上正規(guī),并在材料上初步實現了定額管理。

    創(chuàng)造新紀錄運動自開展以來,不斷深入,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在開展創(chuàng)造新紀錄運動前的生產效率情況是每班掘進進度45厘米,在19515月立功競賽熱潮當中僅提高到51厘米,而偽滿時每臺打眼機平均最高進度達到62厘米。采掘效率上平均達不到四噸,而偽滿最高平均達到8~9噸的記錄。掘進低于偽滿時期的30%,采礦低于偽滿時期的55%。造成當時生產效率低,成本高。當時工人絕大多數是1945年解放以后來礦山參加生產的。為改變狀況,金礦領導一方面打通工人、技術人員和干部的思想,充分發(fā)揮群眾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克服困難。另一方面進行具體周密調查,找出阻礙效率提高的原因,徹底解決問題。為了鼓舞工人工作熱情,消除怕困難思想,在紀念“八·一五”立功總結大會上,獎勵了提高效率顯著的功臣。如表彰了在韓邊外舊坑找到四處殘礦、支持了八人班坑二個月生產的出礦技工王明貴和坑道掘進每一臺打眼機平均速度70厘米,平均使用火藥7.300瓦的郎德福。在大會上,號召全礦職工在礦山現有的物資條件下超過偽滿,增強提高機器效率、提高成績的信心。工人紛紛的上臺講話,表示今后堅決克服困難,不斷提高效率。

    獎勵大會后,各科股互相掀起競賽。行政干部與工會干部互相配合深入基層,分會組織工人爭相訂個人計劃,組與組、隊與隊、股與股提出挑戰(zhàn)。競賽重新掀起熱潮。在工人情緒高漲的同時,領導馬上抽調技術員,開辦技術訓練班,使理論與實際經驗相結合。還引導老工人(打眼技術熟練的)技術公開,訂計劃教徒弟。在作業(yè)之前,由熟練工人到各掌子面畫眼,和鑿巖工互相討論、研究,根據掌子面的實際情況決定眼的位置和角度。在各坑口建立技術檢討制度,即在每班爆破后,隔二十分鐘后回去檢查掌子崩的進度多少,回職工宿舍后,小組進行研究討論,交換技法,交流經驗。譬如下戲臺坑內技工張憲臣同志打的眼深1,另一個技工為20厘米,小組就把他們兩人的打法進行比較,總結經驗教訓。同時在科股內建立表揚獎勵制度,隨時發(fā)現、宣傳典型。各坑口設置光榮榜,黑板報上把效率提高的實績張貼出來,及時給工友寫慰問信,不斷提高工友的工作熱情。

    在實行獎勵及互學技術的同時,還組織技術人員與行政干部深入到坑內,深入調查研究,解決在關鍵環(huán)節(jié)中存在的問題。

    19518月,各坑生產效率漸次提高,平均每臺進度為62cm,相當于偽滿水平。為使這一

 

 

 

 

紀錄穩(wěn)固,并使之不斷提高,9月份工作重點為嚴格執(zhí)行定額管理,生產正規(guī)化、科學化、合理化,深入的展開群眾立功運動,克服一切困難提高效率,超過偽滿最高水平,減低成本。效率提高研究委員會由技術人員工人干部結合,專門研究如何提高效率,發(fā)現生產上的缺點,并組織座談會吸收工人參加。并舉辦培訓班,通過互相學習,挑選熟練工人到現場操作,技術人員指導,個人實際經驗和理論相結合,合理的裝藥點火,結果進度率達到85%。由于號召工人學習技術,使工人對技術逐漸產生了興趣。

    為配合立功競賽運動,采礦有計劃地實行了定員定額定質定量。首先參照偽滿定額標準繼續(xù)在勞動紀律上加強管理,經生產委員會討論通過集體出入坑口、當班股長實行點名制度,確立早退以及請假獎懲制度,糾正了過去頂替上班及遲到等現象。同時還實行了工具保管專責制度等。

    195111月,群眾性的創(chuàng)造新紀錄運動進一步深入展開。黨員郎德福、湯立業(yè)在坑道掘進上,都創(chuàng)出新的紀錄。在大雪埋了鐵道,礦石運搬困難的情況下,黨、團員立即清理積雪、裝礦車,保證運礦工作的順利進行,起了骨干作用。各坑口探礦掘進效率日漸提高,如立山線坑(巖石最硬的坑口)在上旬達到78cm,下戲臺坑達到86cm,東山青坑平均達到87cm,全礦平均達到82.2cm,超過偽滿33%以上。僅上旬節(jié)省工數即達900個。

    在立功競賽、創(chuàng)造新紀錄運動中,發(fā)現了新的礦脈。1950年,在下戲臺坑發(fā)現了新三號脈礦體,礦石量約40萬噸,主要金屬為金、銀、銅。同年,楊憲清創(chuàng)掘進臺效4.7的新紀錄。夾皮溝鑿巖工湯立業(yè)和老牛溝金銅礦鑿巖組長孫培樂,因在立功、創(chuàng)造新紀錄運動中表現突出,在1950年吉林省第一屆勞模大會被分別授予吉林省冶金戰(zhàn)線一等勞動模范和二等勞動模范。其中立山坑鑿巖工湯立業(yè)在運動中立大功3次,受到東北工業(yè)部,吉林省和夾皮溝金礦共計6次獎勵。

    立功競賽、創(chuàng)造新紀錄運動,使工人掌握了勞動技術,充分利用了勞動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第五節(jié)   培養(yǎng)技術骨干并開展礦山探礦工作

     

    新中國的金礦地質勘查工作是從夾皮溝金礦開始的。夾皮溝金礦194510月解放,經過修復,19461月恢復生產。當時遇到的問題先是金礦儲量不足。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時期,地質勘查工作并不充分。探明的儲量已被掠奪殆盡,亟待探求新資源。第二是各類技術干部嚴重缺乏。第三是設備殘破匱缺。其中最關鍵的是解決技術干部問題。當時,夾皮溝金礦僅有1名中國籍的技術干部,東北尚未全部解放,技術干部沒有外部來源,為了解決礦山生產建設急需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金礦自力更生,辦起了“抗大式”技術培訓班,培養(yǎng)地質、采礦、選礦、測量、機電等專業(yè)技術訓練班。訓練班194811月正式開課。第一期地質學員22人,由留用的日本地質學家竾倉正夫等部分日本技術人員擔任教員,半天講課,半天在坑內實習,邊干邊學。還選送3名地質和1名采礦學員去蘇聯留學。后東北有色金屬管理局從安東(今丹東)、吉林、哈爾濱等解放區(qū)分4批抽調部分青年參加了夾皮溝金礦局開辦的訓練班。前后共培訓了專業(yè)技術干部160

 

 

 

 

 

 

多人。這批經過培訓的專業(yè)人員,很快成為礦山的技術骨干力量,加快了礦山恢復建設速度,為發(fā)展吉林省和中國黃金與有色金屬礦山的生產和建設做出一定貢獻,也為新中國的金屬礦山地質工作培養(yǎng)出第一批技術人才。

    1949年,東北人民政府工業(yè)部有色金屬工業(yè)管理局,組織夾皮溝金礦、石咀子銅礦利用舊件修復6臺試錐(巖心鉆機),并在夾皮溝金礦開始培訓鉆探技術人員。

    19496月,東北有色金屬管理局在夾皮溝開辦了“選礦技術訓練班”,培養(yǎng)選礦技術人才。其中浮選課程由選礦股干部李振福同志講課,使用的教材是由沈繼光翻譯的偽滿時期的《現場工作參考——浮選操作》一書,作為教材,理論聯系實際,指導學生學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該書共11章,具體章節(jié)如下:

    第一章  一般的注意事項

    第二章  一般保安衛(wèi)生的注意

    第三章  關于防火的注意事項

    第四章  修繕時的注意

    第五章  粗碎作業(yè)的注意

    第六章  磨礦、混汞及分級作業(yè)的注意

    第七章  浮選作業(yè)的注意

    第八章  精礦處理作業(yè)的須知

    第九章  真空唧筒及壓風機使用須知

    第十章  日立型唧筒使用須知

    第十一章  電動機使用須知

    194911月,東北有色金屬管理局礦山處設立了地質調查室,招聘和培訓了一批地質、測量技術人員,向金礦派遣駐礦地質員,開展礦山地質工作,指導探礦。

    1950年,政務院發(fā)布《關于開展職工業(yè)余教育的指示》,吉林省有色金屬礦山開展了職工文化、技術培訓。夾皮溝金礦舉辦夜校和開辦各種培訓班,全面開展了職工的掃盲和文化技術業(yè)余教育。1950628,根據總局人組字第十七號通知轉抄工業(yè)部《關于成立學徒學校的指示》,成立了藝徒學校。學員由夾礦抽調60人,老牛溝抽調40人,年齡限18歲以上25歲以下,身體健康,高小畢業(yè)或具有同等學歷者。于710正式開課。通過學習,這批學員中大多數成為礦山建設的骨干。

    1949年,吉林省黃金和有色金屬生產礦山,貫徹東北人民政府工業(yè)部有色金屬管理局“采探并進,注重探礦”的方針,首先開展井下坑道探礦。夾皮溝金礦響應號召,大力組織探礦工程,一面開展坑道探礦,一面發(fā)動群眾,上山搜集被遺棄的器材,請老鉆探工人楊春發(fā)把日本人遺留下來的破舊鉆機修復起來,投入鉆探工作,發(fā)現了新1號礦脈。

    1952年開始,夾皮溝金礦又相繼舉辦了幾期黃金化驗訓練班,學習金、銀、銅、鉛、鋅等金屬的分析化驗方法。當時把火試金稱為“干式化驗”;銅、鉛、鋅的化學分析稱為“濕式試驗”。夾皮溝金礦為在中國普及火試金法,促進黃金分析技術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1956812,礦和礦工會為推廣先進經驗,提高工人技術水平和生產效率,舉辦了鑿巖、支柱業(yè)余訓練班,第一期學習半個月,有140人參加學習。

    1950年東北有色金屬管理局根據夾皮溝金礦1949年探礦坑道的變化及各試錐孔的母巖狀況加以判斷,認為不論是在立山或下戲臺的下部,都有發(fā)現新礦體的可能性,向夾皮溝金礦做

 

 

 

出了探礦指示。夾皮溝金礦根據指示,進一步開展探礦工作。

    夾皮溝金礦局試錐隊從19496月開始探礦,到19505月,錐進進度不斷提高,由開始時平均日錐進197上升到366。

為完成試錐任務,夾皮溝金礦試錐隊在生產責任制確立后,明確規(guī)定了正隊長、副隊長、機長、正班長、副班長及成員的職責范圍。試錐隊還定期召開責任檢查會,明確了責任觀念。隔三天有一次生產小組會,由班長掌握,機長監(jiān)督,互相提意見,加強技術研究,提高工作能力。為提高技術和密切師徒關系,每周有四天業(yè)務學習會,利用上班前一小時由班長掌握。工作中的小問題,及時解決,大問題在第二天學習會上提出后加以解決。在試錐隊提出“尊師愛徒”的口號,當師傅的技術公開,當徒弟的尊敬師傅。在技工洪毓憲、趙文祿、耿實升、張福林、崔文有的熱心幫助下,很快使11名見習工能掌握試錐機,15人能代班工作,55人成為熟練工人。

    1950年,東北人民政府工業(yè)部有色金屬工業(yè)管理局鉆探隊(駐遼寧省清源縣第七區(qū)南倉石村)在夾皮溝金礦建立一個地質鉆探分隊,開展黃金和有色金屬礦山地質鉆探工作。夾皮溝金礦、老牛溝金銅礦抽調地質技術人員和有經驗的老工人組成露頭礦調查隊,對礦區(qū)周圍開展露頭礦調查,夾皮溝金礦新發(fā)現2處露頭礦,老牛溝金銅礦發(fā)現10處露頭礦。

    1952年,東北有色金屬工業(yè)管理局鉆探公司在夾皮溝、老牛溝等各地質勘探隊開始建立地質、地形測繪組,使用日本和蘇聯的舊式儀器,完成槽探、坑探和鉆探的定位測量,提供11千至110萬的比例尺地質測圖和11千至11萬的比例尺地形圖。

    金礦從開始舉辦技術訓練班,為新中國的金屬礦產地質工作培養(yǎng)技術人才的同時,發(fā)動一切力量開展坑道探礦,1950~1952年,完成生產探礦22 993,到1952年底,共探獲黃金工業(yè)儲量(即可供礦山建設和生產利用的礦產儲量,一般包括A、B、C級和部分D級儲量)303噸,使礦山得以持續(xù)生產,為支援解放戰(zhàn)爭,解放全中國做出了貢獻。

版權所有:中國黃金集團夾皮溝礦業(yè)有限公司    吉ICP備05001162號
技術支持:吉林市捷林訊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訪問量:

吉公網安備 22028202000001號